宣传思想
编者按
2025年,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那段英雄辈出的烽火岁月,是民族血脉里的记忆坐标,先烈热血铸就的抗战精神,始终激励我们前行。
为缅怀先辈、传承精神,公司职工作协发起“铭记烽火岁月・凝聚奋进力量”系列活动。征文中,职工或回望英雄故事,或结合岗位谈感悟,作品里满是爱国情怀与奋斗信念。
今日起,我们将陆续刊发优秀作品。愿这些作品能让大家铭记历史、致敬英雄,更能激励全体职工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岗位行动力,在新征程上凝聚奋进力量。
传承抗战精神 筑牢矿山“战斗堡垒”
作为一名常年奋战在百米井下的综采员工,每天与轰鸣的煤机、厚重的液压支架为伴,面对的是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高强度的生产任务。近期,通过系统学习抗战精神,那些在烽火岁月中先辈们浴血奋战、不屈不挠的故事,不仅让我内心深受震撼,更让我对“坚守”“担当”“奋斗”有了更贴合岗位实际的思考——抗战精神从不是书本上的抽象概念,而是能指引我们破解生产难题、守护矿山安全的“精神密码”。
抗战精神的核心是“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”的爱国情怀,对我们综采员工而言,这份“爱国情”就是对岗位的敬畏、对职责的坚守。抗战时期,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独立,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,哪怕只剩最后一人也绝不退缩;而我们在井下,每一次开机截割、每一次移架支护、每一次排查隐患,都是在为安全“冲锋”。记得去年冬季,工作面煤层变薄、顶板破碎,若不及时处理,不仅会影响原煤产量,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。那段时间,班长带头趴在煤机旁观察煤岩情况,老工人手把手教年轻员工调整截割参数,我和同事们顶着井下的潮湿闷热,一次次测试支护方案,最终平稳度过断层。现在回想,这种“啃硬骨头”的劲头,正是对“匹夫有责”的最好诠释——我们多采一吨煤,能源供应就多一份保障,这便是我们综采员工最朴素的爱国行动。
抗战精神的底色是“不畏强暴、血战到底”的英雄气概,这与我们综采工作中“敢打硬仗、能打胜仗”的要求高度契合。抗战年代,先辈们缺衣少食、武器落后,却凭着顽强意志打退了敌人。我们在井下作业,也时常面临“卡脖子”的难题,去年夏天,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突然出现断链故障,当时井下空间狭窄,维修难度极大。看着停滞的设备,我想起抗战中“地道战”“游击战”里先辈们的智慧——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,没有工具就改造工具。
我们迅速分工,有的处理溜槽,有的趴在地上清理断链处的浮煤,汗水浸透了工装,手上磨出了水泡,没人喊累、没人退缩,最终用4个小时完成抢修,保障了工作面正常推进。那一刻我深刻明白,所谓“英雄气概”,不是非要惊天动地,而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、在挑战面前不放弃,像先辈们那样,把“不可能”变成“一定能”。
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。我相信,只要我们传承好抗战精神,以“功成不必在我、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担当,扎根一线、深耕岗位,就一定能在“新战场”上,续写属于我们综采工人的奋斗篇章!(肖 毅)